夫妻雙雙得癌?一人發福全家都胖?父母高血脂,兄弟姐妹也躲不過?生活中有許多疾病在家族中“代代相傳”,相關檢查未發現明確的基因遺傳因素,其背后可能是人們忽略了“餐桌上的遺傳”。家庭成員長期共享的飲食習慣會塑造相似的體質特征,形成特殊的“疾病易感土壤”。
與基因遺傳的不可逆不同,“餐桌遺傳”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烹飪方式被主動阻斷。全國名中醫、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(德叔)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給大家支招阻斷疾病的“餐桌遺傳”。
“一鍋飯”引起“一家病”。哪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給全家埋下健康隱患?
寒涼飲食傷脾胃
現代家庭大量飲用冰鎮飲料、過量食用寒性瓜果、盲目煲煮清補涼湯、感冒發燒時濫用寒涼藥物強行退熱……這些寒涼的飲食方式和藥物直傷脾胃陽氣。“脾胃是后天之本”,將水谷精微轉化為氣血滋養全身。若脾胃虛弱,運化功能失調,濕氣滯留在體內,耗損肺氣,導致肺衛不固,易遭外來病原侵襲,引發過敏性鼻炎、咳嗽變異性哮喘等。皮膚也容易由寒濕郁積誘發蕁麻疹、濕疹,這就是過敏性疾病家族性聚集傾向的源頭。傷及脾胃還會引起胃脘冷痛、腸鳴泄瀉、食欲減退等,出現家族性脾胃虛寒癥狀。
肥甘厚味助長痰濕體質
煎炸食品、動物內臟、甜品等高鹽、高糖、高脂肪食物,以及不規律的飲食,如同“代謝炸彈”持續沖擊人體。肥甘厚味具有“黏滯之性”,不規律飲食習慣擾動脾胃,導致脾胃壅滯、水濕代謝紊亂,形成痰濕體質,也是“三高”、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的“溫床”。不少人為了減肥瘦身,盲目控制血糖、血脂、尿酸水平,過度食用寒涼水果、青菜瓜果替代正餐,加重脾陽不足,形成“脾虛—濕濁滯留—代謝更差”的惡性循環。
若長期搭配辛辣食物,助熱生濕,可引起高血壓、痤瘡、頑固性濕疹、唇炎等;濕熱下趨,易引發便秘、泌尿系感染、生殖系統濕疹等。
餐桌氛圍差 全家肝氣郁結
當家庭進餐時頻繁出現訓斥孩子、夫妻爭執等負面情緒宣泄,會直接導致肝氣郁結的病理狀態,肝郁侵犯脾胃,亦會生成痰濕,使氣滯與痰濕膠結,形成特殊的“情緒—體質”惡性循環。這類家庭成員的焦慮、抑郁、失眠等情緒疾病發生率顯著增高,且呈現代際傳遞特征。
長期壓抑的餐桌氛圍還可能與甲狀腺結節、乳腺結節、子宮肌瘤、卵巢囊腫等器質性病變密切相關,中醫將其歸因于肝氣郁結、痰瘀互結的病理過程。《養生論》中記載“怒甚則傷肝,思甚則傷脾”的經典論述在此得到印證——進餐時的情緒價值,往往比營養配比更能深遠影響全家人的身心健康。
健康家庭13道飲食清單
根據四時常見的全家性健康問題,德叔團隊提供了不同13道飲食清單。快收藏,當全家陸續出現類似癥狀時,健康餐吃起來。
健脾補肺 預防呼吸道疾病
清單1 紫蘇生姜飲
癥狀:鼻塞鼻癢,流鼻水、打噴嚏,遇風冷加重,容易感冒或過敏,或伴面色蒼白、食欲不振。
做法:紫蘇葉10克,生姜10克,黨參10克,煮水代茶飲。
清單2 黃芪蓯蓉燉雞
癥狀:怕風怕冷,活動后氣喘,腰膝酸軟,小便多。
做法:雞半只,黃芪10克,肉蓯蓉10克,去核大棗4枚,生姜10克,煲湯,吃肉喝湯。
清單3 橘紅白果飲
癥狀:咳嗽反復,痰多色白黏稠,胸悶氣促,腹脹等。
做法:化橘紅5克、白果10克,煮水代茶飲。
健脾化濕 終結皮膚頑疾
清單4 飲食四神湯
癥狀:皮膚風團,瘙癢,或伴輕度水腫,容易過敏等。
做法:山藥20克,芡實15克,蓮子15克,茯苓10克,煮水代茶飲。
清單5 薏米蓮子粥
癥狀:皮膚紅斑、丘疹、滲液,瘙癢劇烈,或伴胃脹、大便爛或黏,舌苔厚膩等。
做法:薏苡仁30克,蓮子15克,赤小豆30克,煮粥。
清單6 龍眼桑葚飲
癥狀:皮膚干燥、脫屑、肥厚,瘙癢夜間加重,面色黃等。
做法:龍眼肉10克,桑葚10克,山藥20克,煮水代茶飲。
運化三焦 逆轉代謝異常
清單7 山楂陳皮茶
癥狀:形體肥胖,腹部脹滿,口黏膩,大便黏滯不爽,舌苔厚膩或水滑等。
做法:炒山楂10克,雞內金10克,陳皮5克,煮水代茶飲。
清單8 黃芪黨參肉桂茶
癥狀:四肢困重、下肢浮腫、食欲不振、飯后腹脹,舌淡胖有齒痕等。
做法:黃芪10克,炒薏苡仁30克,黨參15克,煮取煎汁后,與肉桂3克一起放入保溫杯燜半小時,代茶飲。
清單9 山楂烏梅飲
癥狀:體檢發現血脂、血糖、血壓偏高,但無明顯不適。
做法:炒山楂10克,黨參10克,藏紅花3克,烏梅5克,煮水代茶飲。
調暢氣機 平衡情志疾病
清單10 菊花百合飲
癥狀:失眠多夢,脾氣急躁,口苦咽干,面紅目赤等。
做法:菊花3克,玫瑰花3克,百合10克,枸杞10克,煮水代茶飲。
清單11 龍眼紅棗粥
癥狀:心悸健忘,情緒低落,眠淺夢多,倦怠乏力,食欲減退等。
做法:粳米50克,龍眼肉10克,去核大棗10枚,煮粥。
疏肝散結 化解結瘤囊腫隱患
清單12 佛手山楂陳皮茶
癥狀:胸脅脹痛,情緒抑郁,經前乳房脹痛等。
做法:炒山楂10克,陳皮3克,佛手10克,煮水代茶飲。
清單13 老鴨牡蠣海帶湯
癥狀:結節質硬、固定不移,或見肌瘤、囊腫,伴咽堵胸悶、舌暗紫或有瘀斑等。
做法:老鴨半只,煅牡蠣20克,干海帶20克,去核紅棗4枚,生姜10克,煲湯,吃肉喝湯。
醫學指導:全國名中醫、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
(周潔瑩 唐麗娟 何偉炎)
(審核:歐云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