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醫生,孩子反復感冒、鼻塞流涕、不愛吃飯、肚子脹鼓鼓,夜里還哭鬧不止、翻來覆去睡不香。吃藥怕副作用、打針怕孩子抗拒。怎么辦呀?”在湖南航天醫院兒科中醫門診,不少家長向醫生講述了這些讓人揪心的兒童常見問題。該院兒科中醫門診主任醫師王愛蓉教授表示,為給孩子們提供更安全、更高效的中醫特色診療服務,醫院近日全新引入兩項國家級非遺中醫技術——耳穴壓豆和隔物灸。
耳穴壓豆:無痛調暢五臟經
王愛蓉介紹,耳穴壓豆技術是用不起眼的菜籽或特制藥籽,貼在耳廓上對應臟腑的特定穴位或反應點,再通過中醫師輕柔的揉、按、捏、壓等手法,溫和刺激經絡,達到通經活絡、調節氣血、防治疾病的效果。這項療法最大的優點就是無痛、無創、無副作用,不用打針、不用吃藥,孩子完全不會抗拒,甚至會覺得像“貼小貼紙”一樣有趣。
針對兒童成長中的常見小毛病,它更是 “對癥發力”。孩子總愛感冒、反復呼吸道感染,貼壓對應穴位,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;過敏性鼻炎犯了,鼻塞、打噴嚏影響學習生活,通過耳穴調理,可緩解不適癥狀;積食、厭食、肚子脹,選取脾、胃、小腸等耳穴,每周貼壓兩至三次,再配合中醫師的飲食指導,孩子的食欲會明顯改善;孩子焦慮、夜里頻繁哭鬧、睡不安穩,輕輕按壓神門、心穴,可幫助孩子安神助眠。
隔物灸:散寒激活自愈力
天氣轉涼,孩子手腳冰涼、總愛感冒,長期腹瀉、大便稀溏,還有讓人頭疼的遺尿問題等,多與孩子“虛寒體質”有關。
王愛蓉表示,隔物灸就是調理虛寒的好幫手。隔物灸以姜片、蒜片或特制中藥藥餅為介質,放在孩子的關鍵穴位上,再將燃燒的艾絨產生的溫熱之氣,透過介質滲透到穴位深處。艾絨的溫煦之力結合中藥的藥性,能直達經絡,發揮溫經散寒、活血通絡、溫補陽氣的功效,幫孩子激活身體的自愈能力。
針對兒童常見的虛寒問題,隔物灸精準起效。冬季來臨,給體弱的孩子施灸,能提升體內陽氣,減少感冒、咳嗽的次數;孩子慢性腹瀉、大便不成形,溫灸對應穴位,助孩子溫暖脾胃,改善消化;脾腎陽虛導致的遺尿問題,通過隔姜灸命門穴,再搭配耳穴壓豆,兩種技術強強聯手,效果能翻倍,可幫助孩子擺脫遺尿困擾。
中醫講究“內外兼調、辨證施治”,耳穴壓豆側重調節臟腑功能,隔物灸專注溫補陽氣,二者搭配使用,能從內到外幫助孩子調理身體,讓健康狀態更穩定。(楊蔚然 楊君 張璋)
(審核:歐云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