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盒馬鮮生飲料區貨架前,剛下班的程序員魏偉東猶豫片刻,放棄了常喝的無糖茶飲,伸手拿了一罐標注著“0糖0脂”的“暑清元氣水”植物飲料。他笑著說:“喝這個沒負擔,味道好,還養生。”
曾幾何時,無糖茶飲是健康飲品的“寵兒”,占據著貨架的顯眼位置。今夏,“養生水”的熱潮席卷各大商超,越來越多的植物養生飲料擺上貨架。蘋果黃芪、紅豆薏仁、百合雪梨……這些以往需要自己在家煮的養生湯,如今成了即開即飲的瓶裝飲料,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。
從傳統涼茶到瓶裝養生水,從現制養生茶飲到功能性飲料,養生飲品的賽道不斷拓展,品類日益豐富。這股“養生熱”從何而來?年輕人的養生需求有哪些變化?養生飲品能否撐起新的消費風口?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。
養生飲品“上新” 年輕人紛紛買單
小寨賽格的SAGA鮮食館內,飲料區擺放著整排植物養生飲料,竹蔗茅根水、枇杷雪梨水、蘋果黃芪水、桂圓水、陳皮水、薏米水……吸引不少消費者駐足挑選。“這些帶養生概念的飲料賣得特別好。”店員一邊補貨一邊向記者介紹。前來選購的張女士說:“以前我只喝無糖綠茶,后來發現這些養生水,感覺它們更有營養,像竹蔗茅根水,清甜可口還能清熱下火。”
樂薈中心的盒馬鮮生入口,專門開辟了一塊黃金位置作為養生水專區,除了紅豆薏仁水等爆款,還陳列著五汁飲、暑清元氣水等,無花果亞麻籽輕氧水、五指毛桃玄米水也被陳列在“C位”。貨架前,消費者們仔細對比著不同產品的配料表,交流養生心得。一位年輕小伙說道:“以前喝無糖茶就是為了避免長胖,現在看到這些養生水,配料干凈還有各種養生功效,果斷買了!”
立豐國際廣場沃爾瑪的植物養生飲料單品同樣令人目不暇接。記者走訪時,工作人員正忙著將剛到貨的飲料擺上貨架:“現在每天都要補貨,特別是添加了藥食同源原料的產品,復購率特別高。”一位推著滿滿購物車的年輕媽媽告訴記者,自己每周都會來采購養生水,“孩子不愛喝白水,這些帶著味道的養生水既有營養,又能讓孩子多喝水”。
在電商平臺上,養生水的銷量同樣可觀。記者搜索發現,某品牌推出的“好自在”紅豆薏仁水,月銷量超過10萬單;另一品牌旗下“照顧”系列的薏米水、桂圓水,月銷量均超過2萬單。
除了瓶裝養生水,現制養生茶飲也不斷“上新”,現在,不少醫療機構除了提供傳統的中醫診療服務,也推出了中醫特色茶飲,陜西省中醫醫院就在住院樓一樓售賣烏梅飲和清喉利咽飲,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。“這些茶飲的配方都是由中醫專家根據‘藥食同源’理論研制的,用的都是可食用的中藥材,既好喝又養生,很多年輕人會專門來買茶飲。”陜西省中醫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尹薇介紹道。
記者了解到,植物養生飲料不僅在國內走紅,在海外也受到關注。“好自在”紅豆薏仁水已出口到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。據了解,這款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增長迅速,成為該品牌成功“出海”的明星產品之一。
健康、便捷、好喝 一個都不能少
為什么植物養生飲料會受到年輕人的青睞?在采訪中,不少消費者表示,隨著生活節奏加快,工作壓力增大,大家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,希望通過飲食來調理身體。“以前覺得養生是中老年人的事,但工作幾年后,明顯感覺身體不如以前了,經常熬夜、久坐,免疫力下降,容易生病。”在西安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張悅說,現在她每天都會喝一些養生飲品,“既補充水分,又能養生,一舉兩得。”
在選擇養生飲料時,張悅最看重的是成分和口感:“我會仔細看配料表,盡量選擇沒有添加劑、糖分低的產品。同時,口感也很重要,如果不好喝,很難堅持喝下去。”張悅說,以前喝無糖茶飲是為了戒糖、追求健康,可時間久了,總覺得口感有些單一。偶然嘗試了植物養生飲料,發現不僅健康,還有各種獨特的風味,像蘋果黃芪水,喝起來清甜,喝完還感覺元氣滿滿。
除了健康和口感,便捷性也是年輕人選擇養生飲品的重要因素。“平時工作很忙,沒有時間自己煮養生湯。瓶裝養生水很方便,隨時隨地都能喝。”在西安高新區上班的白領李靜說,她經常會在便利店買一瓶養生水,作為日常的飲品。
記者發現,在小紅書平臺上,#中式養生水#話題如同一個熱門聚集地,吸引了超過2.2億次的瀏覽量,大家在這里分享自己的養生心得、推薦心儀的植物養生飲料。
市場規模的增長更是直觀地展現了這股消費趨勢的強勁勢頭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,2023年中國中式養生水市場規模猶如一匹黑馬,迅猛增長至4.5億元,同比增長幅度超過350%,而未來五年,預計年復合增速將超過88%,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8億元。
植物養生飲料怎么選才更健康?
在市場一片繁榮的背后,植物養生飲料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。市場上養生飲料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令人眼花繚亂,消費者在挑選時,常常感到困惑不已,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品,不知道哪一款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。
“當年輕人用植物養生飲料替代碳酸飲料時,體現了他們對健康理念的重新審視與積極重構。”尹薇特別提醒消費者,在選擇植物養生飲料時,應優先挑選無糖產品,因為代糖雖在熱量方面低于傳統糖類,但長期大量攝入仍有風險。同時,切勿將植物養生飲料作為日常飲水的替代品,保持適度飲用才是關鍵。而且,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觀念,真正的養生并非一蹴而就,也不是依靠某一種植物或飲品就能實現的,需要從飲食結構、生活作息、運動鍛煉及心理狀態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、系統性的調整。
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,植物養生飲料的部分商家為了追求銷量,夸大產品功效,聲稱喝了自家的飲料就能輕松解決各種健康問題,從改善睡眠、調節腸胃,到增強免疫力,無所不能。
對此,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曉勇指出,植物養生飲料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,就像一棵剛剛種下的樹苗,需要精心呵護與培育。加強行業規范與監管迫在眉睫,只有這樣才能引導企業誠信經營,為市場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。
同時,他建議,企業自身應加大產品研發創新力度,深入研究植物原料的活性成分,開發出更具特色、更有功效的產品,提高產品質量與競爭力。比如,在科研端,企業應積極與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,充分利用科研機構的專業優勢,深入研究植物原料活性成分與人體健康的關聯,為產品研發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。生產環節引入智能化設備,實現原料萃取、配比的標準化,確保每一瓶產品的質量穩定如一。建立從田間到貨架的全流程溯源體系,讓消費者清楚了解產品的原料來源、生產過程,喝得安心。營銷時,企業要堅守誠信底線,避免虛假宣傳,輸出專業、客觀的內容,傳遞科學養生理念。行業協會也應發揮積極作用,牽頭制定細分品類標準,明確“植物養生飲料”的原料范圍、功效標注規范,建立產品質量認證體系,為市場樹立標桿,凈化市場環境。
植物養生飲料的熱潮,是傳統藥食同源文化與現代生活激烈碰撞的結果,它不僅是消費市場的新風向,更是全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積極探索。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植物養生飲料讓人們在忙碌之余,有了一種便捷且充滿文化底蘊的養生選擇,在一飲一啜間,品味傳統智慧,擁抱現代健康。
(馬相)
(審核:歐云海)